主页实践与交流专家讲学

专家讲学

名师经验谈:高中数学学习跟不上的原因及对策

日期:2018-08-27 09:12 来源: 未知


高中数学在高中科目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学生后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如果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后续数学学习就会出现问题,难度也会增加,学习起来会更加吃力。
上了高中之后,很多高中生会发现,理科特别容易跟不上,尤其是数学。那么,到底高中生数学跟不上的原因在哪?应该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小编分享一位名师的经验给大家参考。
高中数学在高中科目的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学生后续数学学习的重要基础。如果高中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后续数学学习就会出现问题,难度也会增加,学习起来会更加吃力。因此,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打好数学基础至关重要。高中数学的学习有着一定的难度,教师以及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都会导致数学教学有效性受到影响,进而增加数学学习的难度。要想解决高中数学学习困难这一问题,首先要分析症结并寻找解决措施。
 
一、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原因分析
 
(一)概念的理解不够透彻
 
数学教材中的概念非常多,并且还会出现非常多相近的概念,如果学生没有将概念理解透彻并将相近的概念加以区分的话,后续学习就会走入误区,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二)学生没有足够的理解空间
 
缺乏自己的思考在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号召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但是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帮助。一旦学生出现疑惑和困难,教师就会给予学生解答。这样的方式会让学生产生了依赖性,思维活动大幅减少,因此思考能力就会随之下降。当遇到较难知识的学习时,离开教师的帮助和提示,学生就会一筹莫展。
 
(三)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缺乏自觉探索
 
高中数学知识与初中相比,有了更大的灵活性,题型也千变万化,因此学习难度更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只掌握课堂上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很难轻松应对各种考试,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难以获得提高。
 
二、解决高中数学学习困难的措施
 
(一)重视对概念的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重视对概念的理解,在进行概念的学习时跳出教材上的定义,利用自己的理解对新学的概念进行释义,确保充分理解相关概念并可以区别相近的概念,以免出现混淆情况。同时还需要认识到将概念结合起来理解并建立整体框架的重要性,以此提高学习的系统性并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探寻解题思路。
 
(二)学生应该留出足够的思考空间,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探索
 
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困难这是必然的,学生也正是在这样不断遇到困难和解决困难的过程中获得能力的提高与成绩的提升。因此遇到疑惑的问题和困难时,高中学生应该为自己保留一定的思考空间,思考问题的症结所在并找出解决问题的关键,整理出解题思路。这一过程是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过程,学生整理解决思路的过程中,所学知识会获得系统性梳理。因此,这样的思考活动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将知识点联系在一起,进而不断提高思维能力,获得进步。
 
当高中学生已经对题目有了一定的思考和理解之后,如果在小细节上遇到难题以致难以得到最终解答,学生就可以向教师寻求帮助,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理解以及症结所在,这样教师也可以更加明确的认识到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并帮助学生弥补知识系统中的漏洞,针对细小知识点进行提点,这样学生就可以顺利解答。
 
此外,由于每个人的思维方式都有差异,因此解题思路也会有所不同。高中知识由于开放性比较大,因此解题思路也更多。学生可以将解题过程中的思维活动过程以及开辟出的新解法整理出来,归结出解题心得并与同学互相分享。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不断获得触动,触类旁通地领悟到更多知识。并且由于学生之间的思维活动更加相近,因此所总结出的解题心得与同学的思维更近,学生理解起来也更加容易。而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分享给自己的同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学生会因此获得更多自信,进而更加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并积极探索数学问题。
 
(三)主动探索,摆脱被动学习的现状
 
缺乏学习兴趣,只是在父母以及教师的推动下被动学习是很多高中学生的学习常态,不爱举手发言,积极性较差,教师说一步才做一步,遇到问题无法解决时也不愿意向教师或者同学寻求帮助。
 
这样的学习状态很容易受到影响,遇到问题时也容易就此放弃,不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的持续性难以得到保证。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在学习兴趣的带动下主动进行学习,这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因此高中学生要想学好数学,首先应该了解自己的学习兴趣,并将这些兴趣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从感兴趣的方向着手来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摆脱被动学习的现状。
 
学生愿意自主学习,思维空间将会更加开阔,思考问题更加积极,举一反三的能力也会随之获得提升。这对于题目更加灵活的高中数学学习来说非常重要,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三、总结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的学习之所以存在困难,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过分侧重导致所学知识缺乏系统性,或是缺乏足够的思考空间,以致难以获得思维能力的提升。当然以下原因,比如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没有养成深入探索和举一反三的习惯等。
 
基于以上问题,学生首先需要重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在脑海中构建知识框架,提高知识的系统性,这对于之后的学习以及探寻解决思路非常有利。
 
其次还需要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在遇到难题时首先找到症结所在并分析可能的解题思路,等大致有了解题方向时再适时向教师求教,弥补自己系统知识的漏洞。最后还应该自主探索,努力学习积极性,摆脱被动学习的现状,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并获得成就感,进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提高思维活动的灵活性,最终提高学习效率。
返回